BLOG維護者

嗨 大家好,閱讀全文請點選文章內的詳見官網

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來信。電子郵件:kangli@phoenet.tw[康犁收]
//Runner start // runner end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美國演員工會獎揭曉 "惡棍特工"勝出

〔鳳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第16屆在美國演員工會獎昨晚在洛杉磯舉行頒獎典禮,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執導的《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拿下最佳整體演出獎,與《阿凡達》拼鬥問鼎奧斯卡的希望大增。


     珊卓布拉克以《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再奪后冠,傑夫布里吉以《瘋狂之心》(Crazy Heart)拿下影帝。另外,克里斯多夫沃茲(Christoph Waltz)以《惡棍特工》奪最佳男配角獎,女星莫妮克(Mo'Nique)以《珍愛人生》(Precious)一片,獲頒電影類最佳女配角獎,與剛剛結束的金球獎一致。


>>閱讀更多
...read more

【新聞】"闔家觀賞"獲法國凱撒獎最佳短片提名

〔鳳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根據外電報導,台灣旅法新銳導演郭承衢所執導的短片作品《闔家觀賞》,今日獲得「法國凱撒獎」入圍名單中最佳短片獎提名,成為台灣電影工作者第一人。




"闔家觀賞"劇照。(行政院新聞局提供)
        《闔家觀賞》除了去年在台灣曾獲金穗獎最佳劇情片等三項大獎,由桂綸鎂與李天柱、陸奕靜兩位資深帝后級演員擔綱,描寫台北一家三口的平凡家庭,某日清晨一組來自法國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不請自來地進入了林家三口的生活,如果林家人願意讓攝影師皮耶在家中跟拍一整個週末,他們就有機會參加法國電視台舉辦的『世界最有趣家庭選拔賽』。在獎金的誘惑下,這一家三口就讓皮耶闖入了他們平靜的生活。

        

>>閱讀更多
...read more

【新聞】吳揆:1年300菁英送至世界頂尖學府深造

〔鳳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吳敦義今日表示,少子化使人才繼起呈現隱憂,為培育國內頂尖人才,將由教育部規畫國家發展重要領域,每年挑選300名優秀才俊,送往全球尖端學府或學術研究機構留學深造,並邀請學術領域高手來台教學或研究。




行政院長吳敦義在"全國人才培育會議"閉幕典禮致辭。(歸鴻亭攝影)
吳敦義出席「全國人才培育會議」閉幕典禮時指出,現在是國家發展的關鍵時刻,政府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嚴峻挑戰,人才來源減少,優秀人才的培育更顯重要。他提出兩項未來發展重點:一是由政府挖掘人才,協助深造;二是藉由產業界的協助,讓世界上的一流人才進駐台灣。
他說,打算每年挑選300位菁英,前往國際頂尖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深造,將請教育部規劃,與國科會相關單位討論,這是為國家儲備未來人才。
吳敦義也強調,政府願意和產業界合作,邀請學術領域的泰斗或諾貝爾獎得主來台任教或參與研究,至少為期一至兩年,一方面帶動研發的熱潮,一方面也能夠啟發我們學生見賢思齊的決心,唯有「教」與「學」的雙重投資和努力,才能有加倍的回報。



                                                                >>閱讀更多
...read more

【專題】博士下鄉種田 有機城南發光

〔鳳凰網記者林槑芳苗栗通霄特稿〕  大量使用速效性的化學肥料及農業藥劑是現代多數農民的耕作方式,過量的化學肥料及農藥殘留除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外,亦會造成土壤性質劣化及破壞自然生態環境,若不積極改善則將影響人類未來發展。


                                                                                                    >>閱讀更多






台大兼任實務教師江明樹細心育苗視如己出。(林槑芳攝影)

...read more

【新聞】台灣老化指數創新高 10.63%是老人

〔鳳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底老化指數65.05%,創歷年新高。

        內政部最新公告的數據,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去年底達245萬7648人,為總人口的10.63%,平均每10人中有1名老人,近10年間增加了2.19%,老化指數為65.05%,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與美國相當,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比南韓、大陸、新加坡高。



>>閱讀更多

...read more

【新聞】雲門舞集赴美加演出"水月" 周美青擔任榮譽團長

〔鳳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總統夫人周美青應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邀請,擔任雲門美、加巡演「榮譽團長」,將於近日赴美,出席在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以及溫哥華冬季奧運藝術節的《水月》演出。

>>閱讀更多
"水月"劇照。(文建會提供,劉振祥攝影)
...read more

【專題】文建會盛治仁主委壓力與希望的半年

〔鳳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馬英九總統昨天早上的「治國週記」,邀請甫上任三個月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盛治仁主委,就我國文化政策方向、文創法案對文化產業與環境的意義、文化部成立、文化下鄉與文化紮根等主題交換意見,馬總統並期約半年後再看看盛主委做得如何。








馬英九總統邀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盛治仁主委上昨天的總統"治國週記"。(總統府機要室提供)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母法本月7日通過後,總統賦予文化發展重責大任的盛治仁主委,立即當天召開記者會,強調還有13項子法的細節在六個月內配套訂好,顯然馬英九對這位寄望成為台灣首位文化部長的政治博士,有很深的期望。

      最近半個月來,相信如何落實《文創法》,內行的、外行的;冷眼旁觀的、樂觀其成的;想分杯文創羹的、對文化創業熱血有心者,都在張大眼睛看文建會在這位「政治轉文藝」的文化最高主管怎麼做。

     「過去我們許多文化、或是文化的活動都在為政治服務,現在我們希望倒過來,讓政治和行政為文化服務。」昨天馬英九向政治博士盛治仁說的這一段話,就已經替台灣的文化發展掃除所有官僚陋規與業界惡習,說「聖旨」太封建,倒就像「尚方寶劍」在手,可以讓盛治仁放手破除任何未來的外在干擾,非文化圈的出身也讓他沒有派系包袱,可以全心依循正軌進行國家文化創意施政大業。

      雖然舉國上下都確認,過去在政治惡鬥下始終被忽略的文化產業,終於在韓國11年超前發展成為國際文創大國後必須覺醒的通過立法,一個自稱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國家到建國一百年才開始確定有文化部,但現在開始努力,盛治仁認為還不嫌晚。

       目前檯面上感覺的文建會動作,從去年十二月拿下美國服裝前衛大獎的古又文,到前兩天替入圍美國葛萊美獎的謝十與鄭司維及黃慧甄夫婦的推薦,看得出來在盛志仁的規劃中,過去令文藝界羨慕到不行,國家獨厚體育獎勵動輒上千萬獎金的體壇風光,應該在文藝界出現。

      獲得國外獎項的文化人應該鼓勵獎賞,盛主委別忘了那只是國內萬萬千千對文化事業有心者的佼佼者,給他們光環對刺激年輕一輩的文創投入者有正面積極意義,可是不能只重視入圍或得獎就給糖吃,而是從基層尋找培養有潛力的所有人才來扶植,也就是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基礎的文創育成工作,以及糾正老一輩負責教育工作者,甚至家長偏差的升學主義心態。

      以前曾有漫畫家把台灣的建設畫成一個小兒痲痺患者,正常的腳是經濟建設,跛著拄拐杖的是文化建設。無論多少任過去文建會歷任主委不認為自己缺乏建樹反駁這種說法,在盛主委上台前是真的存在的。

      以經建來說,從七零年代十大建設到八零年代十二大建設,加上1973年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1979年成立的資訊工業策進會,讓台灣的國家基礎工業與資訊科技產業成為支持台灣屹立全球的基石,就連推銷台灣國際貿易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都成立於更早的1970年、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協會則成立於1975年,但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直到1996年才成立,當耶誕老公公補助某些既定藝文團體的功能遠遠大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研究,這次     《文創法》通過後,才準備設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院,比起經建與貿易來說,文化建設的研發基本面整整晚了三十幾年。

      從原本的基金會形態改為文創院,重點應該在建立文創人才的育成與協助他們產業化,先用政府的力量找出有點子的潛在文創種子,有計劃的讓其創意包裝成具有價值的商品;換句話說,替許多有資質但缺乏實質發展經驗的下一輩人才產出的作品建立Business Model。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盛治仁(右二)立即與兩位副主委李仁芳(左二)、洪慶峰(左一)與兩位立委趙麗雲(右一)、蔣乃辛(左三)召開記者會宣佈這個喜訊。("鳳凰網"資料照片,陳小嵐攝影)
      盛主委希望成立文創院絕對是正確的思考方向,但是文化產業不像工業發展的模式,文化本來就不是實驗室可以控制的,要將藝術創作以產業方式經營就與工商企業的經營完全不同,則是最需要突破的思考面向。

      在這方面,盛治仁主委要認知,將來台灣的文化發展不再僅是年年靠一些如雲門舞集、明華園,或吳興國、魏海敏撐場面,在補助計劃下要重扶強進而助弱,因為台灣的文化必須要很多文化團體平衡發展,而不是一直凸顯已經成功的團體繼續壯大,忽視大多數拼命想鑽出頭的藝文二等兵,缺乏資助而成為文創荒塚裡的一個無名牌位。


       其次,從基本的國民教育層面開始讓下一代的孩子接觸文化,也是文創的使命之一。盛主委唸書那個時代,也有可能一直延續到現在,許多學校校長都認同所有的音樂、美術課都應該拿來補英數理化,來創造升學率為首要目標的錯誤教育認知要徹底禁絕,與教育部跨部會共同給國小、國中學童每年有不在考試成績壓力下,去聽音樂會、去參觀美術館,無形中培育他們的文化素養,目前規劃的藝文體驗券是很好的開始,甚至由政府促成對文創有心的青年與企業建教合作,多一點實習的經驗,甚至當志工累積能量,都是讓下一批國家的文創人才冒出頭的育成方法。


      當然,《文創法》通過後有文化界人士質疑將會讓精緻文化被通俗文化取代,這種顧慮是盛治仁要拿捏平衡點的重要課題。許多藝文界大老都是精緻文化的拓荒者,在台灣被稱為「文化沙漠」的上一世紀六、七零年代,當時的政府官員根本不曉得要怎樣引進先進文化與深耕本土文化的時代,是那些人蓽路藍縷創建起台灣欣賞文藝的基礎環境,現在卻是連立委管碧玲在審議《文創法》時,都特別強調目前的表演藝術市場全被這些人的經紀公司或基金會把持;但是,沒有那些如新象、牛耳、傳大、寬宏在前面的耕耘藝術經紀市場,有些甚至賠盡家當,對今天國內藝文風氣的蓬勃是有一定的功績的前輩仍是應該敬重的。


       因此,在尊重這些目前實質上掌控國內藝術市場節目與壟斷部份文化資源的老前輩同時,如何開創新的局面,就是除了馬總統的支持外,更重要的人和關鍵;盛治仁瞭解精緻的古典音樂、歌劇,或是京劇崑曲、南北管十分重要,是國家的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但是在商業掛帥的現代社會裡,必須承認精緻文化永遠是小眾藝術,從次文化範疇的動漫等通俗文化明顯在抬頭的此刻,如何將擁有大眾商業價值的通俗藝術與精緻藝術整合,創造跨界的新文創內容,應該就是文創院要研究的一個方向。


       盛治仁其實可以告訴文化界大老,以音樂藝術為例,從西方的披頭四、滾石樂團風靡年輕族群征服世界樂壇時,紐約愛樂、柏林愛樂的地位一點也沒有被撼動,可以證明文化的多元性是存在的。更值得學習的是從古典範疇走出來如New Age的Yani、Vangelis,從正統聲樂轉流行歌壇的Sarah Brightman、Il Divo等等的跨界音樂橫掃全球,還有什麼環境音樂、冥想音樂,或是如Ennio Morricone、James Horner那樣的經典電影配樂等等,都是文創多元的出路,讓文藝界元老曾質疑的新態能轉而支持;建議盛主委不妨學馬總統,放下準部長的身段,親自去拜訪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許博允一次,學政治的應該看看九五之尊的馬英九今天為了一句部落格裡「我媽說,對馬英九沒感覺了」的文章,願意親自到花蓮傾聽婆婆媽媽的民意哩。


      當然,盛治仁只是文建會主委,現在的文創產業根本分散在許多部會的管轄之下,電影與廣播電視是文創產業重要一環,是新聞局在管;數位內容產業更是將來文創發展必需重視的區塊,卻是經濟部工業局在主導,加上《文創法》裡有些與智慧財產局的著作權法權責的爭議、在地方的社區總體營造環境裡如何落實藝文下鄉與平衡南北文化差距又涉及地方政府是否積極配合等等,在頗有衝突又如此多頭馬車的體制下,剛剛上任才是內閣新手的盛主委,能否在這樣的跨部會大環境下,得心應手圓融溝通,完成馬總統期望的文化體制改革,在半年後讓層峰看到起碼的成績,考驗著盛治仁的智慧與能力。
...read more

歡迎串聯

分享好友

Bookmark and Share